资讯详情 / DETAILS
您的位置:首页 - 资讯详情
茶坑石雕刻:手艺易传,“对石的理解”
来源: | 作者:ezmagstone | 发布时间: 2329天前 | 279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省级非遗项目“茶坑石雕刻技艺”省级代表传承人林志明:

茶坑石雕刻:手艺易传,“对石的理解”难传



  林志明在雕刻茶坑石作品

↑林志明最满意的作品之一《君子》,他解释称苦瓜内涵“苦己不苦人”,因此命名为《君子》。

↓林志明最满意的作品之一《文明再现》。《君子》和《文明再现》现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。

    林志明在探矿采集石头样本。



其人

    林志明,省级非遗项目“茶坑石雕刻技艺”省级代表传承人,现任广东省文史馆工艺美术研究员、恩平市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工艺设计师和副总经理,其作品设计意念新颖,主题鲜明,形成了质朴厚实、融古汇今、简繁得体的设计风格。尤善于运用茶坑石的材体特质表现传统文化的历史和辉煌,技艺娴熟,喜欢使用同一把肩铲雕琢整件作品,被工艺同行誉为“一铲明”。代表作品《君子》、《文明再现》更是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。

    “恩平茶坑石是我们当地特有的石头,而它的墨砚雕刻技艺源于清朝嘉庆年间,因为它色彩亮丽鲜艳,雕出来的作品可谓栩栩如生,因为矿山已经由我们家族承包,现在整个恩平就剩下我们家族继承这个技艺……”

    谈起茶坑石,省级非遗项目“茶坑石雕刻技艺”省级代表传承人、恩平市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工艺设计师、副总经理林志明,就像聊起自己家人一样总有说不完的话,今年51岁的他已经与茶坑石打交道差不多30年了。

    在林志明看来,作为一个依托自然资源的非遗文化,茶坑石传承的不只是雕刻技艺,更是要让后续继任者理解茶坑石的实际价值,“只有理解茶坑石,并且将资源合理节约利用,茶坑石文化才能得以传承。”

    曾为贡品上世纪70年代却“断代”

    资料显示,恩平茶坑石又名茶坑砚石,而现今又称恩州奇石,是由江门恩平当地出产的一种石头。据《恩平茶坑砚石记》、《恩平县志》和《恩平县志补遗》等介绍,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起源在清朝嘉庆年初,原料茶坑石纹理丰富、颜色多彩,雕刻出来的作品“皆自然本色”,因此由茶坑石雕刻而成的墨砚是清朝的贡品之一。

    不过南都记者查阅上述史料发现,当时茶坑石矿场下两条村的村民几乎都会茶坑石的技艺,但受中国四大名砚的名气影响和未形成品牌等原因,茶坑石雕刻技艺未能大放异彩,而当时更有当地居民将茶坑石原料运至端州(今广东肇庆),让端州当地师傅按照端砚的材料和手法雕刻出成品,因此还闹出了“恩平茶坑石冒充端砚石”风波。不过由于民间有不少的爱好者对茶坑石雕刻技艺“喜而习之”,即使当时名气不大,但茶坑石雕刻技艺也由此在民间流传。

    “与其他‘非遗’不同的是,茶坑石雕刻技艺是看原料‘食饭’,实际上因为原料原因,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,茶坑石雕刻技艺曾经出现过短暂的‘断代’危机。”

    “3年重新探回茶坑石矿口”

    “茶坑石雕刻技艺至今可以流传下来,实际上与我舅舅有直接关系,如果当时没有舅舅的坚持,估计今天就很难再看到茶坑石雕刻了。”林志明口中的舅舅,就是茶坑石雕刻技艺第二代传人郑缵浓。

    上世纪80年代初,时任广东省地质局704队地质工程师的郑缵浓被调回恩平担任当地科委主任,在此期间,他想起传授他雕刻技艺的师傅梁文(茶坑石雕刻技艺第一代传人,林志明姑公)提起的茶坑石雕刻技艺,并发现当地茶坑石雕刻已经停滞,为了让茶坑石雕刻技艺不失传,地质专业出身的郑缵浓翻阅《恩平县志》等文献资料,以及当时在恩平墨砚厂工作过的矿工口述,开始重新寻找清代留下的茶坑石矿口。

    “那个时候,矿口所在地周边基本上是没开发的森林,寻找矿坑踪迹非常困难,而且舅舅为了解矿山石头的特性,探矿同时还开采了部分矿石样本送作检验,在寻找矿坑上,舅舅整整花了3年时间。”

    功夫不负有心人,1985年前后郑缵浓发现山上某处有矿石开采痕迹,随即他判断有可能是清朝留下的茶坑石矿口,于是他在此取样检验,发现样本与历史记载的茶坑石非常吻合,茶坑石“重见天日”。

    不过发现矿口后,郑缵浓并无太多兴奋,因为“保护和开采”需要资金支持。据林志明介绍,当时郑缵浓曾经希望恩平当地政府对矿口进行招商引资,但因各种原因这个方案被搁置。

    不过,郑缵浓想起,自己家人一直经营玉器雕刻和贸易生意,而且收益不错,于是在与家人商量后,郑缵浓拿出玉器生意累积的资金,以公司形式承包了面积达两平方公里的矿山,用于矿山的保护、开路以及茶坑石雕刻厂的建设,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依靠玉器生意来补贴茶坑石的运营,林志明坦言,从1986年起,每年他们投入矿山的维护费用不少于200万元,“其实从这个方面来看,我们是从‘祖传’玉器生意‘半路转行’到茶坑石的。”

    “广州人”回乡继承技艺

    采访中,南都记者发现林志明的粤语口音是较纯正的“广州音”,而非恩平当地口音。对于南都记者的疑问,林志明坦言,自己就是在广州出生长大的。

    “虽然我在广州出生长大,但由于受家族玉器雕刻传统以及舅舅的影响,从小我对雕刻就有很深的印象,放假的时候,我经常回恩平跟舅舅上山探矿,看矿石标本,而且还看他如何去雕刻石头,在舅舅的影响下,我也渐渐对茶坑石墨砚的雕刻工艺产生兴趣,在广州生活时,自己也会找一些石头回家雕着玩。”

    1995年,29岁的林志明响应郑缵浓的召唤,回到恩平开始接手茶坑石矿场和雕刻厂的生意,并正式在郑缵浓身边学习茶坑石的雕刻技艺,在学艺过程中,运用肩铲是林志明学艺遇到的最大难题。

    “相比其他工艺,肩铲是茶坑石雕刻中特有的雕刻工具,它依托肩膀的厚实,并利用全身力量对茶坑石进行磨平,同时对图案在石头上的深度进行雕刻,而要掌握这个工具是有些巧妙的。”林志明坦言,当初学习肩铲的时候“枯燥”“辛苦”,而且还要结合自己的想法,通过肩铲在石头上雕刻出相应的图案,“如果没有几年沉淀,是没办法掌握的”。

    凭借自身的雕刻天赋以及对恩平当地文化的理解体会,林志明经过几年潜心修习,雕刻手法日益成熟,作品日益精美,而且他喜欢使用同一把肩铲雕琢整件作品,因此很多雕刻同行都叫他“一铲明”。

    不过,正当茶坑石雕刻厂与矿场稳步运转的时候,噩耗传来,2004年郑缵浓因病去世,这让当时林志明在悲伤之余也面临一大难题:相比其他非遗技艺,茶坑石最不同的特点是在原料来源上,但是对于矿山茶坑石的资源分布、价值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全部都在郑缵浓的脑中,对于没有任何地质专业基础知识的林志明而言,舅舅离世后,茶坑石基本上要“从头开始”。

    “舅舅离世后的那几年也是我们最艰难的一段时间,我和身边几个负责人什么都不懂,当时只好硬着头皮去翻阅舅舅留下的笔记以及标本检测报告,单单是舅舅原有的检测报告就装了整整两个大纸箱,现在想起来,感觉自己就像重新读了一次书。”

    对于“地质外行人”林志明而言,要揣摩郑缵浓的思路和知识,就必须自学地质方面的知识,并按照报告重新对矿山进行探矿,对不同岩层的标本进行开采,然后再将报告送往中山大学、华南农业大学及广东省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出具检测报告。

    “以前,这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授都是舅舅去接触和维系,而如何将他原有的关系延续到我这一代,我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,那时候我也深深体会到什么叫‘人走茶凉’。”

    林志明坦言,由于当初什么都不懂,自己“也是比其他人多走了好几步”,开采出来“自认为有价值”的大部分标本,因为检测报告而变成“废品”,资金打水漂的情况时有发生,“这种‘交学费’是必然的,但如果我自己都搞不清楚(茶坑石)成分、密度、质量及微量元素等,即使专家教授想帮我,也不知道怎么帮”。

    经过10多年的摸索,林志明对矿山出产的每一个岩层石头了如指掌,“我可以很自豪地说,对于恩平茶坑石的研究报告,要比全国任何一个其他砚石要完善得多,而这些研究也让恩平茶坑石得以第一批入选广东省省石的候选名单”。正因有林志明的努力,茶坑石的雕刻技艺也得以继续流传。

    材料和技艺两大必要元素

    据南都记者了解,茶坑石产于寒武系地层,为凝灰质板岩,因此与其他地区出产的砚石相比,茶坑石在色彩表现上具有“或黄如霜叶,或红如榴皮、如燕支,或绿如蕉叶”的特点,除了颜色、纹理丰富外,茶坑石随着岩层分布的不同其石品也不同。因此在雕刻师傅的手下,茶坑石制作的墨砚显得色彩斑斓,图案画面感栩栩如生。

    “要形成茶坑石文化,材料和技艺是茶坑石艺术表现的两大必要元素,但决定茶坑石墨砚的艺术价值,主要还是茶坑石的材质。”林志明举例表示,例如有黄色表皮的茶坑石制作墨砚,他会按照墨砚的颜色来决定艺术形象为葫芦,并在雕刻时呈现出“正面看葫芦是黄色,但是侧面看可以延伸到绿色等其他颜色”,整个葫芦的形象活灵活现,“如果是其他地区产的石头就基本是黑色,要做这种彩色葫芦砚石只能用着色完成”。

    对于茶坑石雕刻技艺,从业20多年的林志明在雕刻墨砚时既坚持体现自己对恩平文化的理解,同时也对作品元素作出自己的创新,因此获奖近百,金奖达10多项,业界对其墨砚作品评价为“设计意念新颖”,“主题鲜明”,“质朴厚实、融古汇今、简繁得体”,而在林志明手中出品的诸多作品中,最满意的莫过于《君子》和《文明再现》。

    南都记者看到,在《君子》一作中,三个大小不一的苦瓜横置在红木基座上,看似分离实际上是由完整一块翠绿色的茶坑石雕刻而成,作品中苦瓜纹路清晰,藤蔓缠绕交错,藤上的瓜叶由翠绿向淡黄渐变,黑色的瓜虫、捕捉绿色幼虫的黄色螳螂活灵活现,让苦瓜栩栩如生。林志明解释:“江门新会地区的苦瓜是非常出名的,而且内涵是‘苦己不苦人’,因此我将作品命名为《君子》。”

    而作品《文明再现》则更直抒林志明的胸臆,在作品中,林志明选择陶瓷、青铜鼎及古钱币作为主要创作基调,并且利用茶坑石颜色层次分明的特点,对不同的图案元素进行研磨和雕刻,“赋予”图案各种色调,而更值得注意的是,林志明巧妙利用了茶坑石的黄色表皮,并将其制作成泥土,让整个作品呈现成文物出土的场景,凸显“中华文化上下5000年文明重现”的内涵。由于做工精美技艺精湛,《君子》和《文明再现》现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。

    希望后继者继承“对茶坑石的理解”

    作为一个依托自然资源的艺术,茶坑石矿山和雕刻厂巨额的运维费用无疑是一个巨大负担。

    对此,郑缵浓和林志明都想了很多市场化办法进行维持,例如在上世纪90年末,郑缵浓就将茶坑石部分石料作为“海底泥面膜”的原材料出口美国,这项业务延续至今;而林志明则更多是发挥茶坑石的实用性,将其与茶文化结合制作茶坑石茶壶、茶罐和水杯等推向市场销售。

    “这些原材料大部分是雕刻工艺多出的部分,我对它们进行‘再加工’就是对茶坑石进行再利用,这些才是市场大量所需求的,如果真是靠传统雕刻工艺是赚不了矿山和雕刻厂的运维费用的。老实说,每个月雕刻工艺品如果能赚个几千元,我就非常高兴了。”

    林志明坦言,自己对茶坑石的生产和使用是十分珍惜,“就像之前倒闭的恩平墨砚厂,他们直接将原材料卖给别人,让资源价值白白流失,这些是很让我们痛心的。”对此林志明表示,在郑缵浓承包矿山的时候就立下一个规矩:“不卖原材料,只按规格生产采石”,这个规矩一直延续至今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推移加上林志明的努力,茶坑石砚受到社会关注,而其雕刻技艺也受到保护,在相关部门努力下,“茶坑石雕刻技艺”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林志明也被确定为该项目的省级代表传承人。

    如同多位“非遗”传承人一样,林志明在雕刻作品的同时,对茶坑石雕刻技艺进行广泛传授,每年只要有时间,林志明就走入恩平当地学校宣讲茶坑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,并在假期将雕刻厂开放给学生参观,“为茶坑石技艺传承培养土壤”;与此同时,他还通过招工形式,在省内和省外招募从事雕刻的学徒,将部分雕刻技艺加以传授,同时向他们传授恩平茶坑石的理念和文化,“从心里面让他们去认同”。

    而让林志明自豪的是,在他努力传授下,如今已有4名弟子学成了茶坑石的雕刻技艺,并且可以独立出作品;而在他的家族中,年青一代在常年的熏陶下,也逐渐开始了解和掌握雕刻技能。

    在林志明看来,茶坑石雕刻手艺本质是雕刻,只要有学雕刻的人在,这个手艺我是不担心失传的,而他最希望传承的是“对茶坑石的理解”。

    “这是舅舅一生积攒下来的研究心血,他曾经跟我开玩笑说,我们这两代人甚至三代人都是‘拓荒牛’,是去理解茶坑石本身的文化和实用价值,而后辈是享受我们前人的成果,将茶坑石发展壮大。对于我来说,我会要求后继者要对自然资源加以合理利用,这样茶坑石才能更长远地流传下去。”林志明如是说。

    统筹:南都记者 曹金良

    采写、摄影:南都记者 贝贝

来源:南方都市报     2017年12月12日        版次:AA12    作者:贝贝